初二才能回娘家? 民俗專家:過時禁忌該拋棄
過年不少禁忌,初二回娘家,不免買個禮物拜訪。(中時資料照)
農曆新年禁忌多,像是正月初一,已嫁女兒不能回娘家,必須等到初二以後才行,不然回招致娘家赤貧的說法。不過,民俗專家表示,過去屬農業社會,且交通不便,才會有這些禁忌流傳至今,如今社會變遷,這些過時觀念是該拋棄了。
民俗、宗教專家林正義、劉文雄皆表示,這些禁忌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適用,擺在現代卻不合時宜,應予拋棄。林正義指出,古代交通不便,且傳統大家庭有拜年習俗,需要媳婦負責張羅大小事務,大多會忙到初二才回娘家。
劉文雄說明,過去農業社會食物取得不易,若已嫁女兒初一就帶著丈夫、孩子回來,難免會有種揩油、吃窮娘家的疑慮,才會有這樣的禁忌流傳下來。劉文雄表示,現代社會春節連假只休幾天,還有人趁著難得假期出國旅遊,甚至提前祭祖,只要心安,不需過分遵照舊習。
林正義也建議,若是長輩觀念難改,他提供以下方法求心安:已嫁女兒可提一桶食油回娘家,代表「油來油去不准算」,以「油」的諧音「遊」,意謂打破常規不需算數,或者是在初一回娘家時,包個紅包破除「吃窮娘家」疑慮,轉化為「給娘家帶財」的吉祥預兆。
(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