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第二外語關鍵?研究:雙語能力者擅長抑制母語
【文‧Emma stein】
有些人學起第二、第三外語來遊刃有餘,有些人卻總像鬼打牆一樣腦筋轉不過去。心理學家一項新研究解釋了這種差異,語言學習中有「預測」下一個詞彙的機制,而精通外語的人不只擅長預測即將到來的詞彙,預測的準確度還必須取決於他們抑制母語干擾的能力。
精通外語的人們組織策略第二語言就和吃飯喝水一樣自然,他們也經常沉醉在不同文化與語言環境中。為了解雙語能力者如何在不同語言中轉換自如,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心理學與認知神經學家 Megan Zirnstein 透過研究雙語者的語言表現和大腦活動,試圖了解他們如何在母語的框架限制下還能熟練使用第二外語。
團隊請來 24 名只會單一語言(英)和 28 名精通英文、中文的留學生,當他們用英文朗讀句子時以腦電圖(EEG)記錄大腦反應,以測試參與者的預測技能。舉例,假如參與者讀到「她有美妙嗓音,且可能因此在未來成為名人」這句子時,會預測接下來出現「歌手」等相關詞彙,這種預測策略是閱讀的重要幫手。如果後面出現意想不到的詞語如「女演員」,即表示預測錯誤,閱讀將變得困難。
研究人員發現,單一語言者在遇到意想不到的單詞時顯出對預測誤差的敏感性;而對雙語者來說,這種影響更複雜,後者第二語言的預測能力還取決於他們調節控制母語的程度。當我們沉浸在第二語言環境時,母語可能干擾並使閱讀變得更困難,但對第二語言高度熟練的參與者除了主動預測即將到來的詞彙,腦電圖顯示他們在預測出現錯誤時能快速反應並調整。
該研究首次表明,管理母語的能力對精通外語而言非常重要,人們使用本土或非本土語言預測的機制基本相同,只是雙語能力者額外多了一個壓抑母語的技能來駕馭第二外語。這份論文發表在《Cognition》期刊。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