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國際新聞

疫苗是預防 不是替麻疹補破網

疫苗是預防 不是替麻疹補破網

2018-04-25 00:11聯合報 王任賢/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秘書長(台中市)
107年麻疹群聚個案關聯圖。圖/疾管署提供
107年麻疹群聚個案關聯圖。圖/疾管署提供

傳染病的傳染力而言,結核病,麻疹與水痘排名前三名,這三個病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空氣傳染病。所謂空氣傳染病指的是傳染並不局限於密切接觸。如果在一個都沒有感染過麻疹的族群中出現第一個病例,估計在一到二個潛伏期後整個群體都會淪陷。這樣的疾病若在社區感染爆發,一般的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效果有限,最有效的辦法還是疫苗接種。

但是這話要講清楚,疫苗有效在預防,可沒說疫苗有效在控制感染爆發。我們國家現在的問題就出在這裡,把疫苗放錯位置了。話說麻疹疫苗是個一等一的疫苗,如果接種正確,可達終生免疫。依據世衛組織的認定第一劑麻疹疫苗必須在出生一歲以後接種才能完全排除母親抗體的干擾,第二劑追加要在國小入學前後接種才算完成。如果能做到這兩點,再加上中間冷運冷藏都符合標準才能確保終生免疫。

台灣自民國六十七年開始為九至十五個月大的孩子施打三合一疫苗一劑,民國八十一年才為了配合世衛組織根除三麻一風計畫給十五個月大的小孩施打三合一疫苗,並分三年落實國小三年級以下孩童接種第二劑三合一疫苗,正式接軌世界潮流。到了民國九十五年才正式取消九個月三合一疫苗接種,並加上國小一年級三合一的追加接種。台灣至此才完全與世衛組織的建議接軌。在民國六十七年到九十五年間出生的孩子,可能因為政策上沒法及時,有部分人雖打過疫苗但保護力是不完全的。

台灣麻疹保護不完全的人究竟有多少呢?沒有確實的統計數字,但由這次虎航事件我們可以看出些端倪。指標病例男子既是虎航感染爆發的源頭,也是沖繩的源頭。地窄人稠的台灣十三人,地窄人稀的沖繩六十七人,所以看起來台灣四十歲以下族群保護力不足的應該比例不會太高,國人其實犯不著那麼擔心。

麻疹感染爆發在台灣其實並不少見,民國九十七年底到九十八年初甚至爆發了一次北中南的院內感染。當時的疾管局並不是不知道台灣有補打麻疹疫苗的必要,偏偏民國九十八年出現了世紀大瘟疫新型流感,不但吸走了所有的政治關注,也用掉了大部分的疫苗經費,還因為疫苗的緩打潮,結果連最簡單的醫護同仁麻疹免疫調查及疫苗補接種到現在都還是零零落落。

這次林口長庚醫院急診室麻疹感染爆發,長庚醫院處理得可圈可點。然而在處理過程中發現院內醫護同仁竟然有七十多人抗體保護不足。這些都是衛生主管機關早就該發現的,為什麼用了十年的光陰查核與輔導還是這般田地。要不是政策推動緩慢,就是政策執行不力,是該檢討了。結果事到臨頭,竟然狗急跳牆拿麻疹疫苗來撲滅麻疹感染爆發或保護疫區旅遊的旅客,但不管是什麼目的,疫苗起效最少也要兩周,這兩周麻疹早就像孫悟空一個筋斗已經翻了十萬八千里了,請問還救得了嗎?

疫苗麻疹傳染病虎航

延伸閱讀

麻疹疫苗全台剩2萬劑 疾管署接手管制

20歲以上民眾要小心! 醫師:出國先打疫苗防…

遏阻麻疹疫情擴散 疾管署明桃園開防疫會

麻疹疫情延燒 疾管署籲3族群打疫苗

印度發展強化肌力療法 延長肝病患者生命

印度發展強化肌力療法 延長肝病患者生命

2018-04-21 14:14中央社 新德里21日專電

印度醫療團隊研究發現,等候肝臟移植的病人肌力嚴重受損,近來正發展一種重點強化患者肌力的治療方法,搭配適當的營養,強化肝臟新陳代謝,延長患者生命。

「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今天報導,印度每年有超過20萬名肝病患者等候肝臟移植,但只有不到2%的人可獲得移植,因此印度醫療團隊正在發展新療法,協助這些患者在等候肝臟移植時維持身體狀況。

印度肝膽科學醫院(Institute of Liver andBiliary Sciences,ILBS)院長沙林(S K Sarin)說,患有肝硬化或肝病的患者,因缺乏肝細胞,使得氨含量水準變高,這會影響到大腦功能,損害肌肉甚至骨骼。

沙林說,目前,醫療團隊正給這些病人提供抗氨治療以中和含氨量變高的問題,但如果在治療過程中增加強化患者肌肉鍛鍊以增加肌肉力量,病人復原的機會要高出許多。

他又補充,強化肝病患者肌力可以清除體內氨含量,支持病人的肝功能正常和強化肝的新陳代謝。

印度肝膽科學醫院已在世界肝炎日(World LiverDay)正式成立Li-hab肝病康復中心,對肝病病患展開新的治療,包括讓病人食用特殊的豐富蛋白質食物,及進行阻力肌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

沙林表示,這是一門新興科學,在成功之前,ILBS需要蒐集更多的證據。

患者印度肝病

延伸閱讀

印度首都新德里成貿協第61個據點 黃志芳:全…

印度控中國軍用直升機入侵領空 近一個月第4次

貿易戰 印度:別把印度與中國相提並論

涉兒童色情將判刑 男星上吊亡

打報警電話叫炸醬麵外送?韓警神反應救出受虐女

打報警電話叫炸醬麵外送?韓警神反應救出受虐女

2018-04-19 11:12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韓國警方接到偽裝成叫外送的報案電話,隨後救出受虐女子,機警的反應讓節目主持人們讚...
韓國警方接到偽裝成叫外送的報案電話,隨後救出受虐女子,機警的反應讓節目主持人們讚賞。

圖擷自Youtube

韓國警方日前接獲一通112報案電話,一名女子卻表示要叫2碗炸醬麵外送,員警立刻認定女子可能身陷危險,用幾句話迅速確認情況後,立即前往救出該名被男友囚禁的女子。

韓國警察節目《京畿南部警察FB Live》公開一段報案電話,警察局日前接獲一通112報案電話,沒想到女子一開口就說要點兩碗炸醬麵外送,接電話的員警一頭霧水,以為是打錯電話,但幾秒之後就立刻反應過來,意識到女子可能有危險,員警就反問:「妳被男朋友打了嗎?」女子簡短回答:「是的」。

員警趕快與女子確認地點,女子說出自己所在的飯店和房間後,員警用沉穩的語氣告知被害女子:「跟妳男朋友說炸醬麵很快就到。若聽到敲門三聲的暗號,你就開門讓我們進入」。警方隨即到場「外送」,才讓滿身是傷的受虐女子逃離魔爪。

原來報警的女子被男友囚禁在飯店內,期間還遭到對方虐打。當時因為男友肚子餓,要求女子打電話叫炸醬麵外送,女子也很機警趁這時候報案,然而當時她與男友同處一室,因此無法與警方明講,幸好警方經驗老道,聽出這通電話不尋常,才能即刻救援。這通報案的電話在韓國曝光後,員警的機靈反應讓網友大讚:「真的很厲害也很帥氣」。

韓國警察

延伸閱讀

諾毛爾怪物En(上):被控性侵的南韓文學巨擘

4年後的世越號(下):那些活下來的孩子們

綁架・富平情侶暴力事件

吳元春分屍案・柳永哲殺人事件・下車

他不識字 竟當了17年老師

他不識字 竟當了17年老師

2018-04-17 14:41聯合報 記者郭宣含╱即時報導
美國退休教師柯克倫擁有大學文憑但卻是文盲,近50歲時他才求助學字,現在他對外闡述...
美國退休教師柯克倫擁有大學文憑但卻是文盲,近50歲時他才求助學字,現在他對外闡述個人經歷提倡識字。截自約翰柯克倫基金會影片

柯克倫(John Corcoran)1940-1950年代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長大,他從高中畢業、上大學,然後當了17年的老師。但是柯克倫看不懂字,也不會寫字,而且在他公開這個驚人秘密前一直無人知曉。柯克倫很晚才學會說話,但到了就學年齡時他仍滿懷期待去上學。上學第一年基本沒什麼問題,學校只要求小一生排好隊、坐下、閉嘴還有準時去上廁所。小二開始學字時,柯克倫表示:「對我來說就像看中文報紙,我看不懂那些字句,我6-8歲時不知如何說出這些問題。」

柯克倫說,他每晚向上帝祈禱,希望他隔天一早起來就能看得懂,有時他會盯著書看,看是否會出現奇蹟。歷屆老師告訴他的父母:「他很聰明,他會弄懂的。」但是沒有奇蹟,他還是看不懂字。

雖然他可以寫自己的名字和一些單字,但寫不出一整個句子。他和許多成績優秀的女孩來往,許多人會為他寫功課。他找人幫他作弊寫考卷,最後他獲得全額體育獎學金成功進入大學。

柯克倫成為大學生後自然有新的作弊方式,他加入的兄弟會有歷年考卷影本,他靠修課夥伴照應。就算遇到申論題也不怕,他坐靠窗位置,抄下黑板題目後,將本子丟出給外頭接應的朋友寫。更甚者,他和朋友深夜破門進入教授辦公室偷走考題,再請聰明朋友寫答案小抄。透過一次又一次的作弊,他順利從大學畢業了。

大學畢業後恰好遇上教師荒,柯克倫得到教師工作,他說:「我從老虎籠裡逃了出來,然後又要再進去教老虎。」他解釋,我從高中到大學都沒被抓包,所以當老師似乎是個適合躲藏的好工作。

柯克倫教體育、社會研究、打字,他可以一分鐘打65個字,但壓根不知道內容是什麼。柯克倫上課從不寫黑板,也不會有印刷文字,他和學生看影片或討論許多主題。有時他會請同學上台幫他寫字,聰明的學生會當老師的小助手。

柯克倫婚前向妻子坦承:「凱西,我不會讀書。」但凱西僅以為柯克倫不太看書罷了,一直到孩子出生,夫妻倆念故事給孩子聽時,凱西才明白柯克倫說的意思。柯克倫的妻子什麼都沒說,默默幫他,但他覺得自慚形穢,他覺得自己是個大騙子,最後他辭去教職。

他47歲遇到人生轉捩點,他聽到美國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希談論成人文盲的議題,他才驚覺他不是唯一一個看不懂字的成人。這一次,他選擇求助。社區圖書館派了志工老師教他,從寫詩開始,接著開始讀書。這時他哭了,人生第一次他覺得自己不是文盲,他的心裡還是那個看不懂字的小男孩。

柯克倫的老師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故事,鼓勵他人學字並提倡識字。所以他上CNN知名主持人賴利金(Larry King)的節目,也到歐普拉等許多節目暢談他不可思議的經歷。柯克倫說:「我希望大家抱持希望,總有解決辦法。我們並不『笨』,我們能學會讀書,而且永遠不嫌晚。」

影片連結:https://goo.gl/rFyDiy

體育圖書館廁所

延伸閱讀

學校考卷補習班做過…師指責她:知情不報 作弊…

影/從小養大的老虎突然發狂!陸馴獸師被活活咬…

印度男子呆如木雞 被兩隻老虎前後包圍

印度東北出老虎 遊客夏天或可直擊

精通第二外語關鍵?研究:雙語能力者擅長抑制母語

精通第二外語關鍵?研究:雙語能力者擅長抑制母語

2018-04-10 12:55科技新報

【文‧Emma stein】

有些人學起第二、第三外語來遊刃有餘,有些人卻總像鬼打牆一樣腦筋轉不過去。心理學家一項新研究解釋了這種差異,語言學習中有「預測」下一個詞彙的機制,而精通外語的人不只擅長預測即將到來的詞彙,預測的準確度還必須取決於他們抑制母語干擾的能力。

精通外語的人們組織策略第二語言就和吃飯喝水一樣自然,他們也經常沉醉在不同文化與語言環境中。為了解雙語能力者如何在不同語言中轉換自如,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心理學與認知神經學家 Megan Zirnstein 透過研究雙語者的語言表現和大腦活動,試圖了解他們如何在母語的框架限制下還能熟練使用第二外語。

團隊請來 24 名只會單一語言(英)和 28 名精通英文、中文的留學生,當他們用英文朗讀句子時以腦電圖(EEG)記錄大腦反應,以測試參與者的預測技能。舉例,假如參與者讀到「她有美妙嗓音,且可能因此在未來成為名人」這句子時,會預測接下來出現「歌手」等相關詞彙,這種預測策略是閱讀的重要幫手。如果後面出現意想不到的詞語如「女演員」,即表示預測錯誤,閱讀將變得困難。

(首圖來源:pixabay)
(首圖來源:pixabay)

研究人員發現,單一語言者在遇到意想不到的單詞時顯出對預測誤差的敏感性;而對雙語者來說,這種影響更複雜,後者第二語言的預測能力還取決於他們調節控制母語的程度。當我們沉浸在第二語言環境時,母語可能干擾並使閱讀變得更困難,但對第二語言高度熟練的參與者除了主動預測即將到來的詞彙,腦電圖顯示他們在預測出現錯誤時能快速反應並調整。

該研究首次表明,管理母語的能力對精通外語而言非常重要,人們使用本土或非本土語言預測的機制基本相同,只是雙語能力者額外多了一個壓抑母語的技能來駕馭第二外語。這份論文發表在《Cognition》期刊。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科技新報

科技新報是一群對資訊科技、能源、半導體、行動運算、網際網路、醫療、生物科技有高度熱忱與興趣的產業與新媒體人士,共同組成的時代新媒體,以產出有觀點與特色的原創文章為主要任務。Technews這個含跨不同科技領域的新媒體,協助各地的讀者,聚焦在能夠影響人類未來的新科技脈動,以及新的全球市場情報,掌握有價值的資訊與觀點,有機會提供給大家作為個人、組織或單位,在各自的學業、事業、投資與社會議題上的決策做重要參考。

上林外科眼科診所
Assign a menu in the Left Menu options.
Assign a menu in the Right Menu o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