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社會新聞

名醫進駐 員榮醫院轉型成功

名醫進駐 員榮醫院轉型成功

2018-05-01 09:19聯合報 記者凌筠婷╱即時報導
彰化縣二林鎮上的洪宗鄰醫院與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簽約合作,大醫院的醫師資源進駐,嘉惠...
彰化縣二林鎮上的洪宗鄰醫院與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簽約合作,大醫院的醫師資源進駐,嘉惠當地居民。記者凌筠婷/攝影

許多地區醫院因為留不住醫生,能經營的門診科目越來越少,最後只好轉型經營養護中心,對於醫療資源欠缺的偏鄉居民來說,就醫非常不便。為了繼續經營,地區醫院開始找大醫院合作,讓大醫院的醫生到地區醫院開診,地區醫院得以繼續經營,大醫院也能藉此增加醫生的知名度,更能落實醫療分級,形成多贏。前身為「伍崙綜合醫院」的員榮醫院就是轉型成功的明顯例子,總院長張克士說,在他接手伍崙醫院時,每年醫院能服務的人次約為10萬人,包括他本人在內,許多當時在伍崙服務的醫生都來自榮總體系,他讓榮總資源進駐,同時他先增進心臟科的軟、硬體實力,發展心臟科的強項特色,逐漸獲得民眾信任。

「醫生專業是最重要的」,張克士說,引進專業的醫生,是讓民眾最有感的部分,另外他建立了「綠色通道」,也就是員榮醫院與台中榮總之間順暢的雙向轉診機制,若員榮醫院接到重症病患,診斷後認為應該轉診台中榮總,直接透過轉診機制,不但可讓急診病患直接轉診手術,連主治醫生都可先完成聯繫,讓轉診時程大幅縮短,以最快的時間救治病患,把握最黃金的治療時期。

張克士說,地區醫院與大醫院合作,引進醫師資源只是第一步,後續硬體增強、有效的管理才更是長遠經營的重點,如果地區醫院都能發展出自己的強項特色,再加上大醫院醫師的多專科輔助,就能讓醫療資源缺乏的南彰化居民健康更有保障。

彰化二林鎮洪宗鄰醫院院長洪宗鄰在地服務38年,深得地方民眾信任。記者凌筠婷/攝影
彰化二林鎮洪宗鄰醫院院長洪宗鄰在地服務38年,深得地方民眾信任。記者凌筠婷/攝影

延伸閱讀

留住厝邊好醫院 地區醫院門診費10月加碼

醫療體系M型化 地區醫院消失200家

疫苗是預防 不是替麻疹補破網

疫苗是預防 不是替麻疹補破網

2018-04-25 00:11聯合報 王任賢/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秘書長(台中市)
107年麻疹群聚個案關聯圖。圖/疾管署提供
107年麻疹群聚個案關聯圖。圖/疾管署提供

傳染病的傳染力而言,結核病,麻疹與水痘排名前三名,這三個病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空氣傳染病。所謂空氣傳染病指的是傳染並不局限於密切接觸。如果在一個都沒有感染過麻疹的族群中出現第一個病例,估計在一到二個潛伏期後整個群體都會淪陷。這樣的疾病若在社區感染爆發,一般的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效果有限,最有效的辦法還是疫苗接種。

但是這話要講清楚,疫苗有效在預防,可沒說疫苗有效在控制感染爆發。我們國家現在的問題就出在這裡,把疫苗放錯位置了。話說麻疹疫苗是個一等一的疫苗,如果接種正確,可達終生免疫。依據世衛組織的認定第一劑麻疹疫苗必須在出生一歲以後接種才能完全排除母親抗體的干擾,第二劑追加要在國小入學前後接種才算完成。如果能做到這兩點,再加上中間冷運冷藏都符合標準才能確保終生免疫。

台灣自民國六十七年開始為九至十五個月大的孩子施打三合一疫苗一劑,民國八十一年才為了配合世衛組織根除三麻一風計畫給十五個月大的小孩施打三合一疫苗,並分三年落實國小三年級以下孩童接種第二劑三合一疫苗,正式接軌世界潮流。到了民國九十五年才正式取消九個月三合一疫苗接種,並加上國小一年級三合一的追加接種。台灣至此才完全與世衛組織的建議接軌。在民國六十七年到九十五年間出生的孩子,可能因為政策上沒法及時,有部分人雖打過疫苗但保護力是不完全的。

台灣麻疹保護不完全的人究竟有多少呢?沒有確實的統計數字,但由這次虎航事件我們可以看出些端倪。指標病例男子既是虎航感染爆發的源頭,也是沖繩的源頭。地窄人稠的台灣十三人,地窄人稀的沖繩六十七人,所以看起來台灣四十歲以下族群保護力不足的應該比例不會太高,國人其實犯不著那麼擔心。

麻疹感染爆發在台灣其實並不少見,民國九十七年底到九十八年初甚至爆發了一次北中南的院內感染。當時的疾管局並不是不知道台灣有補打麻疹疫苗的必要,偏偏民國九十八年出現了世紀大瘟疫新型流感,不但吸走了所有的政治關注,也用掉了大部分的疫苗經費,還因為疫苗的緩打潮,結果連最簡單的醫護同仁麻疹免疫調查及疫苗補接種到現在都還是零零落落。

這次林口長庚醫院急診室麻疹感染爆發,長庚醫院處理得可圈可點。然而在處理過程中發現院內醫護同仁竟然有七十多人抗體保護不足。這些都是衛生主管機關早就該發現的,為什麼用了十年的光陰查核與輔導還是這般田地。要不是政策推動緩慢,就是政策執行不力,是該檢討了。結果事到臨頭,竟然狗急跳牆拿麻疹疫苗來撲滅麻疹感染爆發或保護疫區旅遊的旅客,但不管是什麼目的,疫苗起效最少也要兩周,這兩周麻疹早就像孫悟空一個筋斗已經翻了十萬八千里了,請問還救得了嗎?

疫苗麻疹傳染病虎航

延伸閱讀

麻疹疫苗全台剩2萬劑 疾管署接手管制

20歲以上民眾要小心! 醫師:出國先打疫苗防…

遏阻麻疹疫情擴散 疾管署明桃園開防疫會

麻疹疫情延燒 疾管署籲3族群打疫苗

麻疹疫苗我需不需要打?一張圖表秒懂

麻疹疫苗我需不需要打?一張圖表秒懂

2018-04-23 09:46元氣網 綜合報導

台、日麻疹疫情擴散。台灣目前共有22例麻疹確定病例,並爆林口長庚院內群聚感染,一名急診室男護理人員確診感染。日本方面,沖繩截至上周五統計確診病例已有67人,疫情甚至擴散至沖繩縣外,名古屋市昨天公布在沖繩被感染麻疹的名古屋中學生所就診的醫院,一名30多歲女性工作人員染上麻疹。

隨著疫情升溫,麻疹疫苗用量也暴增。疾管署建議醫護人員、航空人員、短期內要出國的民眾應儘速施打,尤其是要去麻疹流行地區,或是年齡層落在20至40歲的族群。

而最近大家可能有點恐慌,不知道自己究竟需不需要打麻疹疫苗?小劉醫師在小劉醫師 Lisa Liu粉絲團貼出一張圖讓人馬上了解,五年級生(1970年前)免打,六年級生(1971-1980年)隨意 (醫療工作者建議要打)、七年級生(1981年後)要打。因此千萬不要因為恐慌而一窩蜂搶打,先參考這張圖表,及檢視自身情況,有需要再去打。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目前全台共有22例麻疹確定病例,15例為國內感染、7例境外移入,目前全台因麻疹接觸的追蹤者達5103人,確診人數達到9年同期新高。

圖表截自:小劉醫師 Lisa Liu粉絲團
圖表截自:小劉醫師 Lisa Liu粉絲團
麻疹
群聚感染

相關文章

醫療法三讀 醫事人員故意違反注意義務才須負刑責

醫療法三讀 醫事人員故意違反注意義務才須負刑責

2017-12-29 15:23聯合報 記者丘采薇╱即時報導
立法院今天三讀修正「醫療法」第82條,未來將拉高刑事責任門檻,盼讓醫療刑責更明確...
立法院今天三讀修正「醫療法」第82條,未來將拉高刑事責任門檻,盼讓醫療刑責更明確化、避免濫訴。圖為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立法院今天三讀修正「醫療法」第82條,未來將拉高刑事責任門檻,盼讓醫療刑責更明確化、避免濫訴。三讀條文明定,醫事人員故意或違反醫療上必要注意義務且逾越合理臨床專業裁量,須負損害賠償責任,致死傷則須負刑事責任。但醫改會質疑,病人面對醫療機構,很難證明醫院「故意或過失損害病人」,舉證十分困難。

現行法規定,醫療機構及其醫事人員因執行業務,致生損害於病人,以故意或過失為限,負損害賠償責任。但修法後,將「醫事人員」及「醫療機構」拆開,特別規定醫事人員須負的損害賠償責任及致死傷須負刑事責任以「故意或違反醫療上必要之注意義務且逾越合理臨床專業裁量所致者為限」。

三讀修法明定,醫事人員執行醫療業務「違反醫療上必要之注意義務且逾越合理臨床專業裁量所致者」,須負刑事責任,致死傷則須負刑事責任,所謂「違反注意義務」及「臨床專業裁量之範圍」應以該醫療領域當時、當地的醫療常規、醫療水準、醫療設施、工作條件及緊急迫切等客觀情況為斷。

這次修法被外界批評是「醫師除罪化」,消基會及民間團體認為,修正案絲毫無助於降低訴訟量,衛福部應仿效國際優先規畫完善的醫療糾紛調解機制。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也表示,醫療糾紛發生時,必須在進行訴訟程序前就有好的鑑定與調處機制,才能有效降低訴訟量。

不過本身也是婦產科醫師的民進黨立委林靜儀表示,修法並非讓醫事人員沒有刑責,而是讓醫療結果遇到應有刑責的狀況也應該合理化,明確定義醫事人員在何種狀況下應負刑責,避免長期以來「以刑逼民」,修法是保障「病患就醫安全」,也保障「醫事人員能夠盡其專業全力救人」的雙邊平衡。

修法通過後,林靜儀也登記發言表示,此修法是讓所有「救人的人」知道可以放手救人,而且放手救人是對的事。

消基會林靜儀醫師

延伸閱讀

醫療法第82條 今拚三讀

57家醫療法人 面臨大變革

醫療機構綜合責任險 需求看熱

司法濫訴擬罰律師 罰金提高1倍

上林外科眼科診所
Assign a menu in the Left Menu options.
Assign a menu in the Right Menu o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