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18 年 2 月

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 可能有遺傳因子

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 可能有遺傳因子

2014-09-23 13:26聯合新聞網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蔡育如/報導】

案例故事1:

凡凡去年考上大學,大一新生依規都要做健檢,健檢結果出來,凡凡的尿酸值是6,雖算正常,但已是正常值中最高的數值。(尿酸正常值/女:小於6mg/dl/男:小於7mg/dl)

凡凡的奶奶和爸爸都是痛風患者,爸爸長期服藥,他很擔心凡凡,未來會不會也遺傳痛風,爸爸決定要注意凡凡的飲食和生活作息…。

案例故事2:

潘太太多年來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所擾,十個手指的關節已變形,清晨醒來經常有僵硬之感,她並不清楚自己有無家族病史,同時也從醫學文獻中了解,類風濕性關節炎未必是遺傳,可能是遺傳了較易患此症的體質。她比較關心的是兩個孩子的體質,擔心他們的免疫力…。

家族有痛風病史 要注意多喝些水

「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甚至是憂鬱症都可能有遺傳因子。」新竹馬偕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郭孝齡表示,有遺傳基因並不代表一定會得病,只是得病的風險比較大。

郭孝齡表示,痛風病患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尿酸過高導致關節發炎,嚴重會使腎臟功能變差。「家族病有痛風病史的人,平常就應注意水分的攝取!」郭孝齡指出,尿酸需經由小便排出,所以有潛在危險因子的人,平常就要多喝水,一天至少要維持在2千到2千5百CC左右的飲水量。

「飲食清淡為主,可定期抽血檢驗」,署立新竹醫院風濕免疫科醫院羅位庸建議,保持正常的作息,熬夜可能會使尿酸忽高忽低,維持規律運動,避免暴飲暴食,預防勝於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 先天後天仍難定

「類風濕性關節炎通常是臨床才會發現的疾病,譬如出現關節腫脹、早上起床關節僵硬,會痛,感到疲勞等狀況可能就要小心。」羅位庸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嚴重的話可能導致關節殘障,甚至影響內臟,也容易影響心臟血管,發生心血管疾病。

他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免疫疫系統疾病,目前還不知真正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原本家族就有這個遺傳因子,加上後天感染所造成,所以會建議民眾應維持正常生活,不要熬夜、抽菸,較能降低得病的機率。

「有家族病史的人,建議不要亂吃補,很多免疫病都是補出來的!」羅位庸表示,現代人愛吃補,尤其是中藥,但有時候補過頭反而容易出現其他慢性病,所以也建議民眾,在大補前先詢問醫師會比較妥當。

痛風年齡,降低中

郭孝齡以痛風為例,現代人從小就吃得營養,加上暴飲暴食,導致痛風發作病患的年齡層下降,從以前的30至40歲,到現在的19、20歲。

尿酸用藥,有兩種

「痛風發作原因通常不只有食物來源,所以對於痛風病患,通常會給予藥物治療。」羅位庸表示,通常會開的藥有兩種,一是抑制尿酸產生,另一種會幫助病患將尿酸排出,讓體內尿酸值維持在正常範圍內。

憂鬱症

元氣周報

聯合報推出元氣周報,健康的、樂活的、環保的,每週一隨報附贈,24版版版精彩。
訂閱元氣周報電子報紙:http://reading.udn.com/reading/paper.do?from_id=6

治中風、心肌梗塞藥 健保給付排第一

治中風、心肌梗塞藥 健保給付排第一

2018-02-12 14:15聯合晚報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17年健保給付藥品排行榜,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的保栓通類首次登上冠軍。 圖╱聯...
2017年健保給付藥品排行榜,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的保栓通類首次登上冠軍。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保栓通類 去年申報超過24億元

健保署統計2017年健保給付藥品排行榜,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的保栓通類首次登上健保醫療支出冠軍,全年度年申報金額超過24億元,第二名是治療高血脂的冠脂妥。在前20名藥物中,與慢性三高疾病有關的藥物,占了11名。

健保署資料顯示,去年健保給付藥品申報前10名分別是預防中風和心肌梗塞的保栓通類、降膽固醇的冠脂妥類、血友病用藥的科基、乳癌用藥賀癌平、降血壓的脈優類、B肝用藥貝樂克、骨髓性白血病用藥基利克、類風濕性關節炎用藥復邁,以及膽固醇用藥立普妥10公絲、立普妥20公絲。

降血壓藥物 服用患者數最多

至於單一用藥人數冠軍為與脈優同成分的降血壓藥物,2017服用這類藥物的高血壓患者,超過150萬人。進一步分析健保資料,在所有疾病中,高血壓人口最多,光是健保給付排行榜中,就有三項藥品名列其中,約213萬人服用降血壓藥物。

健保署醫審及醫材組專門委員黃兆杰說,多年以來,治療高血壓、心絞痛的脈優類降血壓藥物,一直是健保給付排行榜第一名,原廠藥過了專利期之後,學名藥紛紛上市,壓低單價,脈優類藥物無法守住第一名位置,前年第三,去年跌至第五名。

至於用藥人數次多的疾病為高血脂,冠脂妥類藥物申報人數近62萬,服用第九、第十立普妥血脂異常患者近86萬人,以及第20的力清32.5萬人,總和超過180萬人。

前20名藥物 三高藥占了11名

黃兆杰說,慢性三高疾病,仍為健保給付藥品的為主,慢性病患者人數眾多,加上新確診者,在前20名排行榜之中,11項與慢性三高疾病以及間接引起的疾病有關。

為何預防中風和心肌梗塞的保栓通類藥物,能夠躍居健保給付藥品排行榜之冠。台大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指出,這與台灣人口老化的必然現象,加上三高患者眾多,一旦血管阻塞狹窄,就須終身服用此類藥物。

王宗道表示,原廠保栓通藥物已過專利期,台廠學名藥問世,價格仍然壓不下來,單價較高,平均每人申報金額8990元,至於第二名冠脂妥平均為3770元。

中風
心肌梗塞
高血脂

左半邊臉歪以為中風 心臟科權威洪惠風罹罕病 中醫幫大忙

左半邊臉歪以為中風 心臟科權威洪惠風罹罕病 中醫幫大忙

2018-02-13 18:04聯合報 記者黃安琪╱即時報導

「飛機剛起飛不久,一照鏡子,就發現我中風了。」左半邊的臉完全不會動,等飛機抵達台灣,一衝回家,我就先吞三顆阿斯匹靈。隔天確診是「顏面神經麻痺」,但我罹患的是少見的「侖謝亨特氏症候群(Ramsay-Hunt Syndrome)」,復原的機率僅有5成,「我以為,自己沒辦法再從醫了。」

●過度勞累罹顏面神經麻痺 飛機上發病誤以為中風

5年前,我到北京參加學術演講,恰巧那段時間工作非常忙碌,準備演講多少也有些壓力。前一天抵達北京,隔天演講完回台,行程十分緊湊。但演講當天早上,我利用空檔時間,搭計程車遊覽一下城市風光,風從敞開的車窗迎面吹來,雖然感到左臉有點痠,卻也沒那麼在意,就將車窗關了起來。

等到演講順利結束,準備返台,當飛機起飛後逐漸穩定,我走到廁所照鏡子,看著鏡中的自己,赫然發現左半邊臉歪了,心想「完蛋,我中風了!」

當時我的左臉完全不會動,我看著鏡子,腦子快速自我診斷。顏面神經麻痺分成周邊型與中樞型,腦血管栓塞引起的中風屬於中樞型,額頭會有抬頭紋;單純的顏面神經麻痺則屬於周邊型,又稱為「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沒有抬頭紋,但恢復狀況較好,9成的人能復原。

我抬起頭來,卻發現抬頭紋還在,心想這就是中風了。但飛機才起飛不久,搶救中風必須趕在黃金3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就算飛機中途停降、搭救護車轉送醫院、等醫療人員急救,勢必會超出3小時。因此,我也只能先等飛機飛回台灣。

●罹患少見的「侖謝亨特氏症候群」 中獎三大不利預後因子

一下飛機已是晚上12點多,回到家和身為感染科醫師的妻子討論一下,決定先吞3顆阿斯匹靈抗血栓。隔天一早,趕在醫院晨會前,我找了好友神經內科的主治醫師連立明診斷,當時他看到我的抬頭紋已經消失,手腳無活動障礙,評估是掌管大腦第7對的顏面神經出了問題,確診罹患顏面神經麻痺。

但是,前一晚妻子也發現我的左耳有許多疱疹,確定是因帶狀疱疹病毒引發顏面神經麻痺,但不同的是,這也會影響大腦第8對的平衡聽覺神經,合併兩者,是屬於少見的「侖謝亨特氏症候群」。

這類型的顏面神經麻痺,病人恢復的完整性取決於3個因素。第一,如不僅是單純的顏面神經麻痺,還合併有其他狀況;第二,年紀愈大,恢復狀況相對較差;第三,經過神經傳導試驗後,如神經傳導速度每秒低於30公尺,預後也較差。

「沒想到這些狀況,我全都中了」,查了一些資料後,我能完全復原的機率大概只有5成。那時一確診,我就暫停門診、工作,跑到台北榮總住院,專心當一名病人。

●左臉麻痺口水、眼類流不停 憂無法再從醫

住院期間,為了治療服用類固醇、維他命B12和抗病毒藥物。但真正的煎熬才正要開始。

因左半邊臉完全麻痺,左邊嘴角完全下垂、合不攏,講話聲音全糊在一起就算了,還會邊講邊流口水;吃麵時,麵條會從右邊吃進去,但從左邊掉出來,喝湯也必須扶住下垂的嘴角才能喝。

左邊眼睛也沒辦法闔眼,只要風一吹就會開始流眼淚,卻當左眼流淚時,右眼也會不自覺流淚,根本看不清楚前方,沒辦法開車,生活上有許多不便。這些狀況,即使出院一周後仍未改善。

那時我有很多的想法,如果有一半的機會無法復原,身為內科醫師,最重要就是要透過說話、溝通衛教病人,我連話都說不清楚,是不是不適合再從醫,心情十分沮喪。也想說反正都這樣了,總不能「人在天堂,錢在銀行」,當時臉都還歪著,就跑去買車,索性將舊車換掉。

●臉書湧現關懷 求診中醫針灸治病

「但沒想到,後來臉書發揮功效。」我將生病的過程放在臉書上,陸續就有很多幫忙進來,建議我必須要復健,避免左半邊臉的肌肉萎縮;在南部開業的學生,也特地北上替我「耳針」,感覺確實好了點。「但後來,我卻又走錯了路……」。

發病2個禮拜後,感覺有好一些,我又重新回去看診,心想戴上口罩後,病人也不會發現。但沒想到那天一路看診下來十分痛苦,為了讓病人聽清楚我說的話,我必須一手扶著下垂的嘴角,另一手敲鍵盤、輸入病歷,相當不方便。結果面對幾十個病人,我說話愈來愈不清楚。

經過那天之後,我的狀況又變更差,心想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便向醫院請了2個月的假,下定決心好好休息。那段時間看了許多顏面神經麻痺的資料,發現除了使用類固醇治療,也沒有什麼其他更好的辦法。

此時臉書上,又有朋友陸續開始幫忙。有人推薦很神的無牌密醫,但我不敢嘗試,這段時間我持續做著電療復健,直到友人推薦我,可以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副院長孫茂峰求診。

我記得,當時頭、手、腳都有針灸,當針灸上去後,後面就接上電流,感覺整個臉部肌肉都在抽動,每次針灸大概10到20分鐘。一開始幾乎每天去,隨著能做出一些臉部表情後,感到改善許多,之後一周回診2至3次,早上做復健、晚上針灸,2個月後臉部完全康復。

●病後減輕工作量 門診限號僅接老病人

康復後重回醫院,我看診開始嚴格限號,不接初診的病人,只看老病人,從門診開始減量,連帶也會減少病人需要做心導管的量,縮減了整體的工作量。但後來我去了一趟義大醫院,重回新光醫院後,原本的老病人逐漸散去,才開始重接新病人,但門診依然會限號,不讓自己太勞累,以免又復發。

罹患顏面神經麻痺與工作壓力、疲憊和休息不夠有關,其實在發病前1、2周,就有感到耳朵有些刺痛,但也沒有特別在意。也因為我感染了帶狀疱疹病毒,這種病毒會潛伏在人體,當人體免疫力低時又復發。

因此,有過一次經驗後,限制工作量、避免讓自己太過勞累,也打了一針帶狀疱疹疫苗預防。提醒民眾,「針灸雖然有效,但西醫也不能偏廢」,及早治療、遵照醫囑服藥,別過度勞累讓顏面神經麻痺找上門。

●洪惠風小檔案

新光醫院教學研究部副主任、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5年前罹患顏面神經麻痺,透過中...
新光醫院教學研究部副主任、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5年前罹患顏面神經麻痺,透過中西醫治療康復。圖/洪惠風提供

年齡:58歲

學經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住院醫師及心臟科總醫師、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高雄義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

現任:新光醫院教學研究部副主任兼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洪惠風/口述、記者黃安琪/整理】

顏面神經麻痺
疱疹病毒
肌肉萎縮
中風

單周腹瀉就診破12萬人次 預防諾羅病毒這樣做

單周腹瀉就診破12萬人次 預防諾羅病毒這樣做

2018-01-23 14:43聯合報 記者黃安琪╱即時報導
疾管署說明國內腹瀉疫情,圖左自右,分別為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副署長莊人祥...
疾管署說明國內腹瀉疫情,圖左自右,分別為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副署長莊人祥、防疫醫師林詠青。記者黃安琪/攝影

下個月即將進入年節假期,衛福部疾管署監測,近期國內共爆出25起腹瀉群聚事件,多集中在校園,全國統計僅單周就有逾12萬人次因腹瀉就醫,多為感染諾羅病毒腹瀉嚴重。提醒民眾,冬季是病毒性腸胃炎好發季節,應特別留意飲食衛生。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上周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達12萬8492人次,較前一周上升13%,且近4周共有25起腹瀉群聚案件,以校園群聚共12起占多數,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

郭宏偉表示,秋冬為諾羅病毒好發季節,每年到中秋節時,會有一波腹瀉疫情上升,但到冬季從11月開始,腹瀉就醫人次也會緩緩上升,推估到過年期間,疫情有可能會再增加。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校園腹瀉疫情發生群聚,可能是因食物受到汙染、或處理食物的人員感染病毒性腸胃炎後,又直接碰觸處理食物,以及學童間的互相感染等,病毒因此在校園蔓延。

疾管署提醒,避免感染病毒性腸胃炎,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應洗手,烹製食物時使用安全的食材來源,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貝類等水產品,如是旅宿及餐飲業者、廚工等,出現不適症狀應暫時工作,並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才可上班。

疾管署建議,民眾如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疑似症狀應就醫並在家休息,如需外出應配戴口罩,並隨時補充水分、電解質及營養。

編輯推薦

腹瀉
病毒性腸胃炎
諾羅病毒
上林外科眼科診所
Assign a menu in the Left Menu options.
Assign a menu in the Right Menu options.